在這按兵不動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人不動而心動”,去思考一些全人類都關心的問題。正如加缪在《鼠疫》中所說“對未來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獻給現在。”書本使我們可以穿越時空,和這個世界最聰明的頭腦一起思考問題。用書本武裝頭腦,才能更好的感知現在。
推薦人:BV伟德国际官方网站 黃濤珍 院長
《人們為什麼不信任政府》
内容簡介
公衆對美國政府的信任度30年來一直在下降。1964年,有3/4的美國人說他們相信聯邦政府在做正确的事情,至1995年前後,隻有1/4的美國人持這種看法。對政府的信任度為什麼會下降?這種不信任是美國長期 存在的對大政府持懷疑态度的一種健康寫照嗎?不信 任是未來治理面臨的一個問題嗎?它首先考察了政府當前的範圍、政府的實際績效以及公民對其績效的感知。然後,它對導緻信任度下降的諸多可能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和評價,包括冷戰結束、二戰後人們預期的提高、經濟衰退、全球化效應、人們對政治醜聞的不滿以及官僚的無能。本書闡述了有關公衆不滿來源的種種觀點。但是,本書作者發現,不信任多半與國民經濟狀況、全球經濟挑戰、冷戰、笨拙的官僚及行為腐敗的政治家無關 。相反,他們證實,有可能的元兇就在我們周圍, 它是一種文化與政治紛争相互影響的混合物,而這些紛争被越來越帶有腐蝕性的新聞媒體所激化。
讀者觀點摘編
政府像是個自知不善的人,想要赢得更多信任,便隻能把自己隐藏得更深,讓決策不透明,在讓公衆覺得親近的同時保持神秘性。然而這樣的老路子是越來越難走了,因為一方面信息時代政府本身變得無可逃遁,一言一行輕易就被公衆盡收眼底,另一方面公衆越來越自诩為專家,很容易開啟上帝視角或者馬後炮模式,錯誤逐漸不被包容。所以,政府該放下傲慢了,該收斂自己過分虛僞的笑臉,用行動真正去迎合公衆的喜好(當然這喜好以符合真正的民衆利益為前提)。我猜想目前盡管公衆的不信任趨勢越來越明顯而政府遲遲不肯行動,并非因為政府無動于衷,而是舊有模式的誘惑太大,以至于它徘徊在兩難的鬥争之中,客觀方面則是尾大不掉。然而不信任不是地震海嘯,瞬間襲來瞬間災難性毀滅,而是如沙積如蟻聚,在你猶豫着不行動的時候,任你大象駱駝,最終都要被啃噬和壓倒。
《人們為什麼不信任政府》告訴我們,美國政府公信力近年來大幅下滑的最主要原因,不是經濟衰退、全球化、腐敗等經常被人提及的因素,而是一種文化與政治紛争相互影響的混合物,而信息化和媒體發展則将這些紛争放大甚至激化。
推薦理由
本書作者小約瑟夫·S.奈,“軟實力”、“巧實力”等概念的提出者,曾任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院長,該院公共政策學唐·K.普賴斯教授,21世紀治理展望項目發起人;菲利普·D.澤利科,肯尼迪政府學院公共政策學副教授,21世紀治理展望項目主任;戴維·C.金,肯尼迪政府學院公共政策學副教授,21世紀治理展望項目副主任。《人們為什麼不信任政府》彙集了一流哈佛學者的論文,探讨了人們不信任政府的根源。作者們(小約瑟夫·S.奈、菲利普·D.澤利科、戴維·C.金)編著該書的想法,始于1995年4月在俄克拉何馬城發生的艾爾弗雷德·P.默拉聯邦大樓爆炸案。這起令人震驚的恐怖主義襲擊事件引發了一場麻煩且令人感到混亂的有關美國政府職責的辯論。爆炸案的發生,使公衆對政府的信任水平再創新低。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對此開展了一項曆時多年的研究及拓展項目,試圖理解、思考并清楚地說明21世紀的治理前景,并試圖解決諸如市場與政府間的關系、公共權力的分配、調解機構的出現、公共決策程序等問題。該書揭示的信任危機的根源和解決之策,對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具有借鑒意義。
《人生的智慧》——如何才能幸福度過一生
内容簡介
叔本華(1788-1860)是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他于晚年寫了《附錄與補遺》一書,《人生的智慧》是該書中的一部分。在書中他以優雅的文體,格言式的筆觸闡述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一舉成名。本書摒棄了晦澀難懂的哲學概念,是一本通俗實用的哲學入門經典,融合東西哲學主流,從勸勉世人和實用的觀點着手,以卓然的智慧與洞見,平實而又精妙的筆觸,論述應該如何看待财富、地位,如何求取成功和幸福。這本書是閃爍着高度人文價值的一本哲學傑作,具有可讀性極高、令人深思、使人倍加珍惜人生的智慧啟迪和引導作用。
經典摘錄
“一個具有深遠和高貴思想的人不應該允許自己的精神思想完全被私人瑣事和低級煩惱所占據,以緻無法進行深遠、高貴的思考,因為這樣做确實是“為了生活而毀壞了生活的目的”。我們關心的隻是如何使一個人以本性的内容和特質所允許的方式發揮他的本性,既不應該希望改變、也不可以幹脆譴責别人的本性。真正偉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鷹一樣,把自己的巢穴建築在孤獨的高處。 ”
“我們可将财富比做海水,喝的愈多,愈是口渴,名聲亦複如此。”
“精神遲鈍的後果就是内在的空虛。這種空虛烙在了無數人的臉上。并且,人們對于外在世界發生的各種事情--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所表現出的一刻不停的、強烈的關注,也暴露出他們的這種内在的空虛。人大内在空虛就是無聊的真正恩怨,内心空虛之人無時無刻不在尋求外在刺激,試圖借助某事某物使他們的精神和情緒活動起來。”
“我們無論要做或者不做什麼事情,我們首要考慮的幾乎就是别人的看法。隻要我們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出,我們所經曆過的擔憂和害怕,半數以上來自這方面的憂慮。它是我們那容易受傷的自尊心--因為它有着病态般的敏感--和所有虛榮、自負、炫耀、排場的基礎。 ”
“幸福不過是欲望的暫時停止。我們就像田野上的羔羊,在屠夫的注視下恣意歡愉。 ”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關于“幸福論”的著作,作者叔本華從實用角度出發探讨“如何盡量稱心、愉快地度過一生這樣一門藝術”。本書開篇分别讨論了人性、财産、地位對于人的重要性,将決定一個人幸福與否的因素劃分為三類:人的自身、人的所有、人的地位,分别進行人的幸福與否的哲學思辨。人的自身包括健康、外貌、性格、品德、智力、氣質等。 “每個人到底生活于何樣的世界,首先取決于這個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因此這類因素對于幸福的影響是最關鍵的,也就是人的幸福取決于主體本身。人的所有指的是财産和其他占有物,這類因素可以認為是身外之物,叔本華認為人們應該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從而控制自己對财産的貪戀,應該視之為抵禦風險的城牆。人的地位實際上取決于别人對你的看法,包括名譽、地位、名聲等。在叔本華看來,這類因素對于人的幸福并不是很重要,但很多人終其一生努力的目标就是想要讓别人對自己刮目相看,這本書能夠指引人們從自身幸福出發正确看待名譽,從而找到屬于自己幸福的密碼。
推薦人:BV伟德国际官方网站 王毅傑 副院長
貝克,《風險社會》,何博聞譯,譯林出版社,2004年
作者
烏爾裡希·貝克(1944-2015),德國社會學家。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問題”、“風險社會”、“自反性現代化”、“個體化”和“全球化”等問題。
内容簡介
烏爾裡希·貝克将後現代社會诠釋為風險社會,其主要特征在于:人類面臨着威脅其生存的由社會所制造的風險。我們身處其中的社會充斥着組織化不負責任的态度,尤其是風險的制造者以風險犧牲品為代價來保護自己的利益。作者認為西方的經濟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不僅卷入了風險制造,而且參與了對風險真相的掩蓋。貝克力倡反思性現代化,其特點是既洞察到現代性中理性的困境,又試圖以理性的精神來治療這種困境。
推薦理由
盡管風險是可以被社會,尤其是大衆媒體、科學和法律等占據關鍵性節點的角色,所定義或建構,但無論哪個時代,人們的生活都不會是絕對安全的,處于風險之中是人們生活的常态。但當下的風險與昔日的風險是有着很大差異的,當下的風險使得沒有人可以置之度外,危險具有全局性。起初,風險分配是不平等的,财富在頂層積聚,風險在底層積聚。但風險具有一種回旋镖效應,它遲早會回擊它自己的生産中心。人們可以占據财富,但無法根除具有不确定性特點的風險。從某種意義上講,風險社會不是階級社會,風險處境或風險沖突不能理解為階級處境或階級沖突。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三聯書店,1997年
作者
黃仁宇(1918-2000),是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美籍華人學者。抗日戰争爆發後,他從南開大學電機工程系辍學參軍,1940年從成都中央軍校畢業後,任陸軍第十四師排長及代理連長,1943年加入駐印遠征軍,任新一軍上尉參謀。後赴美求學,獲密歇根大學曆史學博士學位(師從餘英時先生),以曆史學家、中國明史學家、大曆史觀的倡導者而為世人所知。主要作品有《緬北之戰》、《明代漕運》、《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财政與稅收》、《萬曆十五年》、《赫遜河畔談中國曆史》、《中國大曆史》、《大曆史不會萎縮》等。
内容簡介
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曆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幹為曆史學家所易于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症結,也是将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的關系因果,恰恰是曆史的重點,而我們的大曆史之旅,也自此開始。
推薦理由
在《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财政與稅收》一書中,作者指出明代财政隻是注重形式上的整齊,政策的實施全賴當局自上而下施壓,官僚體制和一般民衆之間缺乏法律和經濟的聯系,無法确保實施一套有效的稅收體制。而《萬曆十七年》全書七章,圍繞萬曆帝、申時行、張居正、“活着的祖宗/修建寝陵”、海瑞、戚繼光、李贽來鋪陳,梳理了中國傳統社會管理層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他認為,這是個以龐大的以禮儀統治的帝制國家,由天子和官僚作道德楷模,指引小民的生活,而管理則是模糊和雜亂的,基層州縣的政務中充滿了模糊的統計數字和含糊誇大的文字報告。龐大的文官集團并不像理想中的士大夫集團一樣和衷共濟、人人都是道德楷模,個人的力量相對整個體制(以及天子)的力量而言過于微小,為了尋求安全感,他們必須結成一些集團,謀取共同利益。作者一以貫之的觀點是,帝制中國的弊病就是以道德代替法制,人們往往憑借私人關系來彌補制度之不足。
推薦人:BV伟德国际官方网站 孫中艮 副院長
《出梁莊記》與《中國在梁莊》——當代中國的細緻觀察
作者:梁鴻
内容簡介
作家梁鴻在其生命困頓匮乏之時,重返故鄉,探訪梁莊生活内部的駁雜與豐沛,叙述梁莊生命個體的遷徙與流轉。前後曆時五年,鑄就《中國在梁莊》與《出梁莊記》。
《中國在梁莊》,經過五個月的調查采訪,還原了梁莊近四十年來的變遷史,記錄了這片土地上人們真實的生活場景和他們面對的現實困境:比如農村留守兒童的無望,農民養老、教育、醫療的缺失,農村自然環境的破壞,農村家庭的裂變,農民“性福”的危機……記錄了中國的轉型之痛、鄉村之傷。
《出梁莊記》是作家梁鴻繼《中國在梁莊》之後集中書寫離開梁莊去外地打工的父老鄉親生存狀态的非虛構作品。此書由梁鴻探訪10餘座省市、400餘位打工者,以200萬字圖文資料整理撰寫而成,是“梁莊”範本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當代中國最細節的觀察。
經典摘錄
對于中國當代的百姓來說,“活生生的現實”是什麼?“盛世”和普通的農民、普通的民衆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系?在當代叙述中,我們聽得最多的也是“盛世”“大國崛起”之類的詞,看到的多是鑼鼓喧天的升平歌舞,并且,就經濟發展而言,這也并非言過其實。但是,如孔飛力所言,這一經濟發展及由此滋生的一系列社會現象對民衆社會意識的影響卻未經探讨。經濟的發展、貿易的繁榮、城市的大規模建設并不意味着一個普通老百姓就可以緻富,同時,即使緻富,也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更幸福、更安全,也不意味着他的生存空間更大,反而可能面臨着環境更為惡劣、生存壓力更大和安全感喪失的境況。而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低下更是折射出社會結構的不穩定和精神意識的不健全。
推薦理由
《中國在梁莊》和《出梁莊記》是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現實寫照,具有“人間”氣象。衆生離家,大軍般、大戰般向“人間”而去,遷徙、流散、悲歡離合,構成了中國經驗的好大畫卷。在小說力竭的邊界之外,這部非虛構作品展現了“史詩”般的精神品質。品兩部作品,看農村社會變遷,知曆史發展規律。
吳晗先生曾說:“天才就是勤奮,知識在于積累。”書本能夠帶給人力量與溫暖、給予人無限共鳴。希望在新的一年大家也能夠與書本相伴,不斷充實、提高自我,收獲更好的自己!